时间: 分类: 职场 标签: 没有
最近刷到一个网友求助,事情是这样的:
这位网友被公司辞退了,但幸运的是,他拿到了 22 万的赔偿金。
结果在准备入职下一家公司时,原公司 HR 突然打来了电话,说:“回来上班吧,薪水还能涨 7000 块。”
但唯一的条件是——要把那 22 万的赔偿金还回去。
这种事透着一股邪气哦。
为什么邪?
因为:一旦你归还赔偿金之后重新签合同,公司再裁你,99.9999% 就没有赔偿了。
接着往下看,大家就能明白了。
事件梳理:职场版“后悔药”的诱惑
1、 离奇的反转逻辑公司主动辞退员工并支付 22 万赔偿金,属于合法终止劳动关系的闭环操作。但事后反悔要求“退钱返岗”,相当于企业单方面“撤回”法律裁决,这种操作本身已涉嫌违法(《劳动合同法》第 48 条)。
企业可能面临“两难”:要么承认前期裁员违法需支付更高赔偿(2N),要么试图通过“利诱”掩盖错误。
2、 赔偿金的本质22 万元是员工多年工龄的法定权益货币化(N+1 或 2N 补偿),本质是“买断劳动关系历史”。
若退还赔偿金,相当于将工龄、解约责任等法律事实清零,那就是你自己亲自给“原公司零成本二次试错”的“绝佳机会”。
暗藏杀机的三个陷阱
陷阱1:工龄魔法消失术
陷阱2:二次裁员“合法化”武器
陷阱3:涨薪的虚幻泡沫
职场博弈的生存法则
1、 永远相信法律,别信口头承诺
2、警惕“甜蜜陷阱”的三条红线
3、终极决策模型
用公式计算实际收益:
净收益 =(返岗后月薪 × 预计在职月数) - 已退还赔偿金 - 未来裁员风险折现
举例:若预计返岗后工作 12 个月被裁:
(涨薪后月薪 × 12) - 22 万 -(新裁员补偿金)≈ 大概率负数
给打工人的血泪忠告
最后再总结一下:
注:本文/图片来源于网络,侵删。
若内容涉及版权问题,请点击 发送邮件 联系删除。